-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在全球耐火材料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印度市场正以令人瞩目的姿态强势崛起。近几年印度耐火材料市场保持8%左右的增速,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战略市场。奥镁在最新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印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这场由新兴市场需求驱动、跨国资本助推和技术迭代共同驱动的产业革命,或将重新定义未来十年耐火材料行业的竞争规则。这一变革不仅正在改写区域市场格局,更将对全球耐火材料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下文是译自奥镁集团近期发布的文章。
印度耐火材料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全球调整、国内政策变化和战略愿景驱动的深刻变革。在钢铁及相关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印度不仅在加强本国制造基地,还逐渐成为全球耐火材料供应链中的重要竞争者。随着钢铁及其关联产业需求激增,印度不仅在强化本土制造基础,更逐渐崛起为全球耐火材料供应链的重要竞争者。
全球市场展望:钢铁驱动耐火材料引擎
耐火材料是高温工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约70%的耐火材料需求来自钢铁行业。因此,全球钢铁市场的状况直接反映了耐火材料行业的健康状况。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粗钢产量达18.882亿吨(同比微降0.1%),但印度逆势增长11.8%,以超1.4亿吨产量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此外,印度也是全球最大的直接还原铁(DRI)生产国,2023年以4230万吨产量领跑全球,同比增长16.7%。由于车辆报废政策的推动,向电弧炉(EAF)和节能炉(EOF)技术的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对直接还原铁和耐火材料的需求。
行业整合:全球影响力的崛起
过去十年间,印度的耐火材料行业经历了重大转变,从本土主导转向以外资为主导——2014年印度本土企业占据70%的市场份额,而2024年跨国企业通过一系列并购与绿地投资已掌控超70%份额。"印度制造"战略推动下,这场整合不仅带来资本,更促进了技术转移、数字化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印度本土企业在质量、安全和创新方面提升标准。商业模型也从单纯的制造转向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合作模式,安装、性能监控和咨询在其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这种转变催生了2000余个就业岗位,增强了技能发展,并帮助印度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供应链。对于印度而言,这显然是一个积极的结果:全球地位的提升、更强的能力以及更加坚韧、服务驱动且面向未来的行业。
原材料挑战:对进口的过度依赖
印度估计年产220万吨耐火材料,需消耗约200万吨煅烧/烧结原料,但其国内供应有限,印度在关键耐火材料方面存在贸易逆差:镁砂:贸易逆差1.69亿美元(2023年)铝矾土:贸易逆差2.83亿美元(2023年)中国(镁砂/石墨)、几内亚(铝土矿)、南非(铬矿/红柱石)等国的供应主导着印度耐火材料产业链。印度耐材行业对一些国际来源的原料重度依赖使其极易受到供应链中断、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耐材原料消耗结构中,前三大类别分别是耐火粘土(22%)、煅烧铝矾土及氧化铝(20%)、镁砂(16%)。战略风险:鉴于全球供应链中断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这种依赖性构成了重大风险。解决方案?本地生产合成替代品和以金砖国家为重点的贸易多样化。
贸易趋势:印度的耐火材料悖论——今日逆差,明日霸主?
2023年印度耐火材料制品进口额3.9亿美元,出口额3.61亿美元,自2022年以来持续出现贸易逆差。乍看之下,这一差距令人担忧,但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更大的趋势:印度国内需求增速远超本土供给能力,这得益于钢铁、水泥和基础设施行业的增长。而欧洲与中国过剩产能的涌入进一步放大逆差。虽然这扩大了贸易赤字,但也凸显了印度在全球耐火材料领域日益增长的重要性——通过原料采购、产能扩建与技术升级,印度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从被动进口到主动出口的战略转型。
未来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行业整合已带来就业增长与中小企业发展契机,循环经济理念正重塑产业创新模式。然而,关键挑战依然存在,特别是行业对进口原材料的持续依赖,在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构成了严重风险。中小厂家在竞争压力下被迫转向合作经营。印度耐火材料产业站在转折点上,唯有突破资源桎梏,方能真正实现全球供应链的跃迁。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