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综合
生态文明也能促进中国矿业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19-12-02 浏览量:902

伴随着时间的脚步,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新的一年即将到来。那么,这一年我国矿业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件,矿业形势又是怎样的,矿业巨头们干了什么大事?

即日起,本报将开设“盘点与展望:岁末年初特稿”专栏,本报记者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回顾2019年全球矿业形势,展望2020年的矿业发展趋势与前景,以飨读者,请垂注。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青海盐湖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青海盐湖股份有限公司的殷殷嘱托,也是对全国绿色矿山建设寄予的厚望,更是对我国矿业行业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年多来,我国矿业行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抓手,发布了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开展了绿色矿山的评估、遴选和名录入库管理工作,有力推进了矿业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既有效支撑和服务了生态文明建设,又培育和激发了发展新动能。

矿业发展与人类文明同行

矿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史,在人类文明演化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矿业的有力推动。也正是有了矿业开发活动,才推进和加快了人类文明进程,才有了今天我们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历史的长河中,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开发利用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当时人们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种类为特征。

矿业是开辟人类文明并保持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一把“金钥匙”。中华民族的祖先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从他们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从事矿产开发利用活动。也正是我们的祖先在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发现矿产、认识矿产与开发利用矿产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距今约250万年前,正是因为对石材的开发应用,人类自身的生存能力才有了提升,才出现了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旧石器时代。而从1万年前开始,也由于对石材的进一步精细化开发利用,才有了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在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冶铸技术、制陶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真正意义的矿业开发利用活动开始出现,并逐渐出现了第一次质的变化,陶器、青铜、铁器、玉器等矿产深加工产品开始出现,这标志着古人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矿业开发利用方面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发利用黏土、陶土等非金属矿产为原料来烧制陶器。中国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根据湖南、江西的考古发现,在公元前12000年中国就出现了原始陶器。在距今9000~7000年,中国的陶器工艺有很大改进,在黄河流域彩陶开始萌芽;在距今7000~500年,制陶技术快速发展,黄河流域彩陶流行。在距今4500~4000年,制陶技术突飞猛进,黄河流域随着袋足炊器出现,范模制陶工艺发展很快。

可以说,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对远古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组织产生了深刻影响,使社会形态从采集、渔猎为主过渡到以农业(包括牧业)为主,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蛮荒时代”。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种类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铜、铁、金、银等矿产资源开始逐渐规模化开发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夏朝开始,自然铜的利用开始向青铜器过渡,并逐渐达到繁荣。到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已很普遍,合金等冶炼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先秦时期,除了开发某些非金属矿产外,对铜、铁、银、锡、铅、汞等矿产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煤炭也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隋唐时期则是我国古代矿业的繁荣时期。除了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出现了一个高峰外,盐业的生产也有很大的发展。隋唐之后的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我国的矿业发展在规模、产量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产业化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以瓷器为代表的艺术品大量出现,并呈现快速更迭。

近代文明的发展更是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开始的。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文明使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进一步降低,而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无不是以煤、石油等能源资源作为支撑。这也是矿业开发活动的第二次质的提升。也正是有了能源资源的革命,才加快了西方工业文明,成就了一批西方发达国家。

具体到中国来说,一代伟人毛泽东“开发矿业”的题词,成为激励中国几代人发展新矿业、建设新中国的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加强地质工作、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彻底解决了“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的尴尬局面,使经济崩溃、百废待兴的中国迎来了新生,焕发出青春活力。

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矿业更是功不可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 2010 年到 2018 年,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 31.2 亿吨标准煤增长至 37.7 亿吨标准煤,累计增长 20.8%;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则从 36.1 亿吨标准煤增长到 46.4 亿吨标准煤,累计增长 28.5%,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大于能源生产增长。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 2010 年的 20.6%增长到 2018 年的 23.6%。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8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 85%仍然来自化石能源。我国钢产量从 2010 年的 6.3 亿吨增长至 2018 年的 9.3 亿吨,累计增长 47.6%;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从 2010 年的 3093 万吨增长到 2018 年的 5703 万吨,累计增长 84.4%;水泥产量从 2010 年的 18.8 亿吨增长到 2018 年的 22.1 亿吨,累计增长 17.6%。2018 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钢产量、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和水泥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铁、精炼铜和精炼铝消费国,全球最大的粗钢生产国,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2018 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锰矿石、铬铁矿、精炼铅和精炼锌消费国,中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费国。

枯燥的数字后面是矿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矿业对现代文明的巨大贡献。而现代文明的发展,更离不开矿产资源,一座城市就是各种矿产资源的有序堆积。现在的硅时代、锂时代,将来的石墨烯时代等,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矿产资源需求。所以,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我们有绝对的理由相信,无论何时何地,矿产资源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依然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

生态文明与矿业发展相依

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高级形式,到底还需要不需要矿业来支撑?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事实上,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虽然更加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但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显而易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矛盾,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通过绿色高质量发展来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如此。要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瓶颈因素,更好更快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前提就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这无疑对我国矿业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既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保障资源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然而,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并不乐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十种有色金属、水泥等重要矿产品的需求巨大,对一般矿产品如砂石等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的需求同样巨大。

“2010 年以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消耗分析表明,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钢产量、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水泥产量和全国房屋施工面积等主要矿产资源消耗指标来看,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均处于历史高位,而且还在增长,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的消耗也没有达到峰值,还没有呈现出需求下降的趋势。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仍然处于对能源和原材料消费需求最旺盛的阶段。”业内有关人士分析认为。

令人忧虑的是,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把生态文明与矿业开发对立起来,重生态轻文明,重环保轻发展,不合实际地乱关乱停矿山企业,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紧缺状况,影响了我国的资源安全。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 年以来,我国矿山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全国非油气矿山企业总数由2010年的11.3 万家下降到2018年的5.8 万家,下降高达48%。尤其是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山,由2010年的8万家急剧下降到2018年的3.7万家,下降幅度高达 77.6%。

“从 2014 年到 2018 年,全国矿山企业总数共减少 33876 家,其中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山数量减少 26282 家,占全国矿山企业减少总数的 77.6%。近年来,全国关闭的矿山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山,这与近年来全国各地砂石原材料等建材非金属矿产市场价格暴涨有必然的密切的内在的联系。”相关人士表示。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矿业开发的前期基础性工作——矿产勘查工作在萎缩,投入大幅下降。据初步统计,2010 年以来,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投资下降了 57.3%,新立探矿权减少了 84.7%,新立采矿权减少了 84.6%。全国油气矿产和非油气矿产有效采矿权减少了 53%。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资、全国非油气矿产新立探矿权、全国非油气矿产新立采矿权以及全国油气矿产和非油气矿产有效采矿权均持续大幅下降,这些表明,2010 年以来我国地质勘查活动和矿业活动持续大幅减少,地质勘查和矿业发展正在步入低谷。在当前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发展形势下,如何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巨大需求,将是我国面临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国家矿业发展变化趋势的晴雨表,只有保持适度规模的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矿业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我国的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在逐年下降。2018 年,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13%,与最高的 2013 年相比则下降了 35%。

矿业行业的持续不振,不仅拖累了经济社会发展,还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以最普通的砂石骨料行业为例,据了解,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整合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原因,全国许多地区砂石矿山被大量关闭,砂石等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供应大幅减少,造成砂石市场价格暴涨,引发一系列经济矛盾和社会问题。

“砂石原料的供求矛盾在许多地方上演,正在演变成一个全国性问题。由于砂石原料严重供不应求和价格暴涨,砂石原料已经从一般矿种上升到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矿种。砂石等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的供应正在成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焦点。”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表示,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矿产品的消费需求巨大,有些矿产品可以进口,有些矿产品则不可依赖进口,只能依靠国内或依靠本地区解决,因为砂石等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量大、价值低,运输成本很高,不适宜大规模、远距离运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还是要立足国内,如果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度依赖国外资源,那将会产生极大的能源和资源安全供应风险,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将影响我国的资源安全供应。一旦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我们将付出难以承受的成本,必将大大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以铁矿为例,近年来,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最低为 50 美元 / 吨,目前又上涨到 120 美元 / 吨,我国每年进口铁矿石超过 10 亿吨,粗略估算我国每年将为此多付出 700 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据统计,2018 年我国进口原油 4.6 亿吨、天然气 9039 万吨、铜精矿1970 万吨、精炼铜 464 万吨、 铝土矿砂 8257 万吨、锰矿砂 2760 万吨、铬铁矿砂 1428 万吨、镍矿砂 4700 万吨。2018 年,我国重要大宗矿产品消费对外依存度原油达到 68%、天然气 44%、铁矿石 78%、铜矿 70%、铝土矿 60%。

“从 2010 年到 2018 年,除铜矿外,原油、天然气、铁矿石和铝土矿消费对外依存度都明显提高。从 2010 年到 2018 年,我国能源消费自给率从 86.4%下降到 81.3%;能源消费对外依存度从 13.6%增长到 18.8%。当前,我国重要大宗矿产品消费对外依存度已处于较高水平,而且未来还有增高的趋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十分巨大,而且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没有矿业的发展和支撑,许多其它重要产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缺少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生态与环境,能源和原材料,它们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就像人的两条腿,二者缺一不可。过度突出和片面强调生态与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客观上就会轻视和忽视能源和原材料(矿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最终结果是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马建明认为,否定矿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实际上是不顾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严重脱离中国国情的,同时也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将对我国能源资源安全贻害无穷。如果脱离客观现实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盲目追求“无矿省”、“无矿市”、“无矿县”,生态文明建设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就变成了无本之木。

生态文明为矿业发展定向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矿业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矿业开发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当前,我国应该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矿业,而是要发展什么样的矿业,该如何发展矿业。

“当前,我国矿业发展要以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为导向,要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集约节约要求,发展生态矿业、绿色矿业、安全矿业、集约矿业和和谐矿业为导向,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马建明说。

实际上,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也为今后我国矿业行业如何发展确定了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对我国矿业开发利用活动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我国矿业经济已由以粗放扩张为主要特征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以绿色内涵式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矿业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这些年来,自然资源部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早在2007年,原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便向全国发出“发展绿色矿业”的倡议,随后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年~2015年)》确定了“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战略目标。

2010年8月13日,原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其后的2011年~2014年,共评选公布了四批共计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已从理念、共识阶段上升到“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探索经验、提供示范”的新阶段。

特别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将绿色矿山写入文件,绿色矿山建设由企业自律到部门倡导,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原国土资源部于2017年5月10日与财政部、环保部、国家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工作也在日趋完善。2018年6月2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已通过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的《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行业标准,并进行公告,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开始进入“标准引领”的新阶段。

进入2019年以来,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进程明显加快。6月10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通知》,绿色矿山遴选工作全面开展。

在自然资源部的大力倡导下,全国各地的绿色矿山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2017年以来,全国28个省(市、区)在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制订发布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完善工作体系、组织体系和监督体系,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近年来我国通过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有力促进了矿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矿业形象,先后涌现出把矿区当景区打造、依靠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的甘肃金徽矿业绿色发展模式;在茫茫戈壁开发一片绿洲、重塑矿山生态环境的青海都兰金辉高原地区绿色发展模式;做到“矿石不落地、废石不出井,采矿不见矿、固废全充填”的以井下高效开采、地面扰动可控的煤矿、磷矿绿色矿山发展模式;将博物馆、采矿遗迹、尾矿库、塌陷复垦绿化区等有机融合而建设成为工矿旅游景观的矿山遗迹多功能用途开发绿色矿业发展模式等。

“矿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矿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积极倡导下,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已成为转变矿业发展方式、促进矿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马建明表示,绿色矿业开发不是攫取与破坏,而是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惠及当地百姓。一个生态、绿色、安全、集约、和谐的矿业绝不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而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否定矿业发展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将不利于国家安全,人类文明将无所依。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矿业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