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科技 > 新工艺
美国NREL研发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可实现镁金属可逆化学反应
发布时间:2018-04-05 浏览量:1598

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开发可充电非水性镁金属电池(non-aqueous magnesium-metal battery)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在非腐蚀性碳酸盐基电解质中实现镁金属的可逆化学反应,并在原型电池中测试了该概念。该技术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潜在的优势,包括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稳定性和更低的成本。


研发人员采用聚丙烯腈和镁离子盐,研制出一种保护镁阳极表面的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这种被保护的阳极表现出了高性能。科学家们组装了原型电池来证明人工界面的稳固性,结果显示,具有受保护阳极的电池能够在碳酸盐电解质中实现可逆的镁化学反应,这在以前从未被证实过。

先前的研究发现,传统碳酸盐电解质的化学反应在镁的表面形成了阻挡层,阻碍了电池的可充电性。同时,镁离子可反向流动通过高腐蚀性液体电解质,但这阻碍了高压镁电池研发成功的可能性。

该研发团队展示了镁金属电池的可充电性,这为同时解决了阳极/电解质不兼容性以及离子脱离阴极的限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途径。这项研究的资金来自于NREL实验室定向研究和开发项目(Direc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