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要特别注重制造业升级,要把中国制造升级成中国智造,并走向中国创造。在东北地区,舆论提及到的更多的是当地遇到的困难,其实前些年东北振兴过程中有不少亮点和成就。现在新的舆论压力来了以后,又但这个短处不能极端化,不能简单的被‘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误导。”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在2018中国(沈阳)新金融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据悉,本届论坛以“新时代、新金融、新未来”为主题。论坛期间,各与会嘉宾围绕“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助力东北经济振兴”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贾康看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已经形成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例如市场上有些东北盛产的农产品质量很好,但要如何将这些优势产品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都应该在我们讨论的金融和科技支持实体经济的大概念里面。
“就辽宁省在东北地区的发展来看,我对辽宁未来的经济发展还是充满信心。东北地区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配套能力很强。另外在智能制造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以及高科技方面也是有很好的基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基础,东北人杰地灵,有很多优秀人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
徐洪才认为,虽然大家现在觉得很多东北的人才是“孔雀东南飞”了,但相信将来东北营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后,这些人还会回来的。“不仅他自己回来,还可能带着资金、技术以及很多生产要素回来。应该说东北地区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地区。”徐洪才强调。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围绕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展开了深入探讨。国内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及供给严重失衡,贫困农户、小微企业等小微经济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辽宁省原副省长刘克崮在会议期间表示,从客观上看,小微经济体融资难的根本症结在于现行以大、中、银行为主体,以服务大中型企业为目标,基于正规财务报表和充分抵质押物运作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小微经济体的“多、小、散、弱”天然特点和“缺抵押、缺担保、缺财表”的融资条件。解决小微经济体融资难问题,既要抛弃传统金融的理念和方式,也要防止“一招”、“一式”、“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思维。
“必须把功夫用在建立机构、技术(产品)、监管、服务和政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多层次普惠金融制度体系上。”刘克崮指出,推动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以及建立多样、适用的普惠金融技术、产品体系,同时要建立中央与地方统分结合的双层监管体系,并适度放宽城乡基层普惠金融机构的准入。
“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三农’,企业不仅要弯下腰扎根到农村,同时还要把手和脚都深入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土壤里。这样才能有机会真正的了解到市场的实际需求,才能提供更好的、接地气的金融服务。”北京久久财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CEO刘清山表示。
论坛举办期间,“乡村金扶惠民行动”在现场举行了启动仪式。作为本次公益活动的发起单位代表,刘清山在启动仪式上围绕普惠金融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了阐述。据悉,本次金融惠民公益活动,将率先在辽宁地区的乡镇展开,通过普及普惠金融常识、融资贷款法律风险讲座等方式,传递普惠金融的理念,提高村镇农村人群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的综合应用能力。
“普惠金融首先要做到安全和低风险,另外就是要真正的便民、利民和惠民,要让更多的广大乡村地区的小微企业以及农户,也能够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普惠金融服务。新金融需要的不仅是理念新、技术新、服务新,更要能贴地气,与对普惠金融服务有迫切需求的农户们心连心。只有这样,普惠金融的‘活水’才能真正灌溉好农村经济。”刘清山强调。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