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2025年6月24日13点50分,中钢洛耐在印度尼西亚承建的印尼莫迪卡阴极铜项目现场一片欢腾,火红的铜水裹挟着热气冲破炉口,在出铜溜槽里划出一道璀璨的弧线,之后又缓缓流进匀速转动的圆盘浇铸机模具中。这一炉承载着项目团队13个月心血的铜水一次性顺利出炉,标志着中钢洛耐在印尼市场成功开拓铜冶炼新领域,完成从服务镍铁到服务铜冶炼的业务突破。
跨越山海的攻坚战
印尼莫迪卡阴极铜项目是印尼IMIP园区内第一套铜冶炼项目,同时也是中钢洛耐在印尼市场铜冶炼布局的首个项目,其意义非凡,备受瞩目。中钢洛耐承建的项目包括阳极炉底座、本体、二次燃烧室、烟道、鼓风炉等,是整个铜冶炼流程的关键环节。2024年4月3日,合同签订后,项目团队迅速行动,紧急筹备人员,全力办理出国签证。5月30日,工程项目人员悉数抵达印尼,正式开启项目建设之旅。
此时现场厂房尚未封顶,工程项目人员面临着施工条件简陋、道路通行受阻、天气潮湿多雨等难题。其中,印尼的热带雨林气候是项目建设最大的“拦路虎”,潮湿多雨的环境对镁铬砖极为不利,这种材料一旦遇水,性能就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面对这一难题,项目组首先从源头上进行管控,施工负责人根据计划,提前一天精准列出次日所需砖的种类和数量,从仓库针对性取用,避免了材料因过早拆箱导致水化。
在众多防雨措施中,搭建防雨棚是基础操作。但即便如此,仍有诸多棘手状况。有一天夜里突降暴雨,雨势过猛,雨布承载力有限,导致临近炉顶位置积水严重。项目组成员便连夜紧急出动,手持小灰桶,接力舀水,以减轻雨布压力,防止积水渗漏进炉内。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保障措施,例如在人员进炉子入口放置镁粉盒,对鞋子进行干燥处理;在炉口挂设中印尼双语警示“一切水源禁止入炉”,设置专用饮水点;炉内暂停施工时用卤素灯除潮等。
道路不畅更是现场施工的一大难题,通行受阻耐火砖无法顺利运输到作业车间,严重影响工程进展,但团队成员没有丝毫迟疑,挽起袖子,肩扛手搬,以人力完成材料搬运和砌筑工作。与此同时,经过连续几日的现场观察,项目团队发现场内塔吊在夜班时段作业量较少,于是积极协调,组织部分人员调整作息配合塔吊作业,投入到夜班的材料倒运工作中,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后续施工进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字招牌的再延伸
时间来到2025年6月24日,当第一滴铜水接触溜槽发出 “滋啦” 声响时,现场立刻响起掌声,团队成员悬着一年的心终于放下,紧张与高兴交织。项目团队成员明白这一幕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攻坚克难。中钢洛耐在印尼莫迪卡阴极铜项目中展现的专业实力,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口碑,更是成为业务拓展的 “通行证”。项目团队在阳极炉建设中展现的技术水准与责任担当,得到了莫迪卡炼铜厂的高度认可,进而被推荐给其兄弟单位氯化厂,成功承接了球团回转窑的维修业务。
该球团回转窑由印尼本土企业建设,投入使用不久便出现窑尾、窑口等不同程度的磨损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项目团队针对这一痛点,精准施策,创新性地引入公司为镍铁回转窑设计的防爆高强耐磨浇注料进行修复。维修时的作业空间堪称 “螺蛳壳里做道场”,窑尾通道仅 1.2 米宽,既要满足输料需求,又要保障人员进出,施工环境极为严苛。面对紧张工期,团队成员迎难而上,实行24小时轮班制,蜷身挤在狭窄空间高效施工,最终顺利完成修复工作,展现了中钢洛耐项目团队的专业素养。
“顺利出铜”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据悉,业主单位已继续采购中钢洛耐产品用于后续计划维修工作。从镍铁领域到铜冶炼赛道,从新建项目到维修服务,中钢洛耐在印尼市场的每一步突破,都是“硬实力”的生动展现。未来,中钢洛耐将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全力推进全系列产品“材料+工程+服务”耐材管家模式,以过硬的技术实力、高效的执行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征程中,为全球工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让“中钢洛耐”的金字招牌在海外市场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