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2017年,以大炼化项目为代表的石化产业景气度维持在极高水平。
展望2018年,虽然国内成品油有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过剩,但随着油品全面升级至国VI,高标号油品供需格局仍然很好;PX伴随着中国产能的陆续投放,景气度预计会下行,产业链利润将转移至下游的PTA与聚酯环节;随着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LNG接收站盈利将变得十分可观;乙烷裂解项目则会继续“吸睛”。
成品油:高标油供需向好
现阶段国内成品油虽然总量供给充足,但结构性不足问题突出。我国全面普及国V汽油后,环保部规划未来2年内还要全面升级至国VI,预计今年大多数城市就有可能进入国VI时代。
从我国炼油能力构成看,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占比过高,高标号油品对应的加氢能力有明显不足,高标号油不仅不存在过剩的问题,可以预见未来由于部分企业无法及时更新换代,甚至会很紧缺,并且随着“优质优价”政策的贯彻落实,高标准成品油还可以实现更高的销售价格,盈利能力会更有保障。
聚酯产业:迎来利润重构
从PX供需看,目前较高盈利很大程度上是由较好供给格局决定的。
聚酯产业链从上到下由PX、PTA和涤纶三个环节组成,从产业链利润分配来看,这三个环节的盈利一直处于轮动之中。2009~2011年,受益纺织服装出口提升,涤纶经历了高景气周期。2010~2012年,涤纶开始下滑,而PTA由于产能不足,价差迅速扩大。PTA成为盈利中心。PTA经过扩产后,2012年开始,PTA产能过剩,而PX产能不足,产业链盈利又向PX转移。未来随着多个民营大炼化项目投产,届时聚酯产业链利润将迎来新一轮的重构。
笔者统计了至2020年聚酯产业链扩产计划,其中PX环节增长最快,至2020年预计产能扩张幅度达120%,PTA与涤纶扩产幅度并不大,分别为22%和11%,未来聚酯产业链利润向下游挪动是大概率事件。
天然气:LNG接收站盈利可观
受益于煤改气的推进,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速远超预期。展望2018年,工业燃煤锅炉还需改造14.8万吨,是2017年改造量的3.6倍,华北地区民用煤改气未改造的还有2700万户,是2017年改造量的9倍,假设以上改造在未来5年内完成,这将带来118亿立方米/年的需求增量。
从供给端看,国内自产气预计未来很难有太快增长。管网进口气只有2019年投产的中俄东线和2020年的中亚D线,但考虑到是逐步达产,新增管网进口气供给也比较有限。因此笔者预计2019年需要新增LNG进口量1100万吨,对应当时8200万吨的产能,开工率将达到88%。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LNG供需在淡季也基本能够保证周转率,在旺季则会出现明显的供给紧张。届时LNG接收站作为整个产业链最大的瓶颈所在将最为受益。
以300万吨(4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为例,如果长协价格为目前均价80%的2000元/吨,笔者测算接收站总毛利规模为32亿元,对应40亿元投资规模,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项目投资回收期都非常可观。
乙烷裂解:继续“吸睛”
2011年以来,石化行业最大的明星产业无疑是丙烷脱氢项目,但展望未来,石化行业下一个明星产业无疑是乙烷裂解项目。全球乙烯产业未来两年还处于景气大周期之中,价格在高位运行,乙烷的价格会在比较低的水平,两者的价差有望维持在高位。
乙烯属于全球定价,2017年3季度油价上涨期间,乙烯价格也同样大涨,走势强于原油,这说明全球乙烯供需非常紧张。反观近几年北美气头和我国煤头乙烯产能投放却显著低于预期。其中北美乙烷制乙烯项目受到当地劳工法、环保法等诸多限制约束,建设进度极慢。2017年,北美乙烷裂解产能实际投产规模为359万吨,对未来北美乙烷裂解投产进度仍无法给予过于乐观的估计。因此在全球产能利用率极高,投产进度低于预期,且需求强的背景下,乙烯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从原料乙烷的供给端看,根据EIA预测,2018年美国乙烷产量将比2017年增加1400万吨/年,而乙烷作为燃料的需求增长非常有限,化工需求也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增长。按照目前规划,2018~2020年除中国以外地区乙烷裂解装置对乙烷的需求增量总和仅1000万吨/年,即使考虑中国规划项目2020年大部分都能投产,也只有约1630万吨/年。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乙烷价格仍将在低位运行,乙烷裂解仍将保持非常高的经济性。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