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再生料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动态
中国镁都致力开发更多“世界级”菱镁产品
发布时间:2025-10-24 浏览量:16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辽宁(营口·大石桥)国际镁质材料博览会暨辽宁省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营口大石桥市召开。本届镁博会以“绿色低碳智能 助推行业转型”为主题,力求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实现菱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是国家镁质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大石桥市更被誉为“中国镁都”。作为世界四大菱镁矿产地之一的大石桥市,有涉镁企业535家,产品占据60%的国内市场和40%的国际市场,高新技术镁制品种类和产量、装备数量及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均居全国首位,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镁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级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全国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大石桥市通过矿山精管、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和全程监管等一系列“硬核”举措,不断奏响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强音。

精准“把脉”矿山管理,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推动菱镁矿山集约化发展,为资源保障加道“紧箍”。大石桥市5个整合区已完成4个,矿山数量从22家精简至8家,证载量181.85万吨。辽宁盛渤达矿业等4家企业实现规范化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优先向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绿色低碳的“采选加”一体化企业及镁化工等新兴领域倾斜,提升资源利用效能。菱镁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的建成使用为行业管理装上“智慧大脑”。该平台与省平台实现网络和监控系统对接,对8家矿山实施“一矿一出口”“一矿一计量”全流程管控,确保计量数据真实准确。

致力于产业升级,为转型动能按下“加速键”。在金龙集团投资1.3亿元新建的数字化车间里,5G将人、机、物数字联通,作业场景“一屏呈现”,生产计划“一键控制”,镁元素开启“七十二变”模式。与普通车间相比,智能车间减少了70%的人力成本,产量却增加了20%。在产能置换与轻烧反射窑淘汰“竞赛”中,大石桥市吹响“冲锋”号角,引导企业主动“入局”,青花集团、临峰耐火等15家企业完成产能整合置换工作,淘汰轻烧反射窑136座,压减产能45万吨。其他59家轻烧反射窑企业完成产能整合,将淘汰轻烧反射窑259座,压减产能100万吨,掀起产业向低碳化、集约化转型新高潮。

坚持创新驱动,为高速发展点燃“新引擎”。大石桥市积极推动菱镁产业延链补链发展,向镁化工、镁建材、镁合金产业发力,开发更多“世界级”菱镁产品。2025年,大石桥市谋立推建涉镁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12.8亿元。绿色发展与智能化转型同频共振。2025年,光阳耐火等3家企业获评营口市级绿色工厂,辽宁青花等企业冲刺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市累计培育国家和省市级绿色工厂7家。在智能化领域,中镁高温等企业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辽宁嘉顺成为先进级智能工厂。截至目前,全市涉镁企业中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智能工厂等各类荣誉不胜枚举,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后劲十足。

为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陆空”防线,大石桥市开启污染源自动监控“鹰眼”系统,通过“人防+技防”模式实现对污染源的精准实时监控,大石桥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4年持续改善。

从资源为本到科技为先,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做大产业到转型升级,“中国镁都”大石桥在推进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作表率、走在前。


关键词:镁质材料 菱镁产业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