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提出为我国水泥行业寻找新经济增长点、拓展新区域带来了发展契机。
十年间,借助政策东风以及积累的先进技术、资金实力和运营管理经验,国内不少水泥企业加快海外布局,众多水泥熟料项目沿着“一带一路”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紧抓“一带一路”新机遇 水泥驰骋国际蓝海
十年之前,水泥行业已经有大企业开始瞄准海外市场,不过水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总体缓慢,海外熟料产能布局较少,当时主要以成套水泥技术装备走出去为主,以EPC项目总承包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
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多处于初期阶段,亟待发展基础建材行业。“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无疑为我国水泥行业的海外发展带来了契机。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我国水泥企业开始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形式也由简单技术装备工艺输出转变成资本输出,即海外投资建厂和并购扩张。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中资企业海外共有61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投产运营,合计熟料产能5755.6万吨,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且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
中资企业海外产能扩张情况
“目前中资企业海外成功投产项目中产能大小排名前二的分别为海螺水泥、华新水泥。”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李坤明表示。
从东南亚沿海到中亚腹地,海螺水泥作为国内水泥行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十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超过160亿元,在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建成16个实体项目,拥有熟料产能1400万吨,水泥产能2350万吨。
据悉,华新水泥也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后,正式将“海外发展”确定为公司四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在这一年,华新水泥“走出去”的第一站在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开启。
乘着“一带一路”东风,10年来,华新先后在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等“一带一路”11个沿线国家,建设或运营近20家大型水泥工厂及相关产业链企业,水泥总产能2000万吨,年营收超过40亿元。
当然,除了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同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耕的还有红狮水泥、中国建材、葛洲坝水泥......
开放共赢,用水泥造福一方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而“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是其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中国水泥企业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携资金、技术、团队深度融入当地,不仅推动了当地产业升级更助推了当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发展。
海螺水泥董事长杨军曾表示,海螺海外项目生产线全部采用我国最先进的工艺和装备设施,为投资所在国输入先进的装备制造、工艺技术、管理技术,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及本地化人才的培养。
资料显示,2016年3月,华新采用世界领先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术和装备在塔吉克斯坦国建设的第二条百万吨生产线建成投产。庆典仪式上,塔吉克斯坦国总统拉赫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亲笔题词,盛赞“华新水泥高标准建设的自带发电系统工厂为中亚首创”。据悉,该项目是世界上首家拥有孤网运行自备电站的水泥工厂,为在能源短缺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树立了样板。
与此同时,中国水泥企业的进入也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将水泥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帮助本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此外,成立慈善基金,援建学校,出资改善周边道路、设施等,国内水泥企业也在彰显着担当与责任。
以华新水泥为例:截至2023年上半年,华新在共建“一带一路”有关国家累计投入公益慈善资金达1.3亿元,每家海外公司还成立志愿者组织,利用工厂员工力量和设备资源帮助周边居民,解决他们的各种困难,惠及当地民众数十万人。
对于未来,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李坤明表示,长期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率、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需求潜力依然比较大。“一带一路”倡议支撑下中资企业走出去依然面临着巨大机遇。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大企业均表示要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中国水泥企业在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