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综合
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发布时间:2017-11-13 浏览量:919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领域发展整体向好,风险总体可控。在今年7月份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经济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应对消除重大潜在金融风险,对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非常重要。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

(一)银行业资产质量短期内仍面临“不良双升”

截至2016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上年增长2379亿元;不良贷款率1.74%,较上年增长0.07个百分点。虽然农行、建行等不良率略有下降,但不良额仍然呈增长态势,且工行、中行、交行等的“双不良”仍然持续攀升,不良率分别较上年增长0.12、0.03和0.01个百分点。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信贷资产质量风险压力不减;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特别是东北、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钢铁、煤炭、水泥、光伏等行业企业,经营还是比较困难,“三去一降一补”对资产质量的提升仍有挑战。有外部金融机构测算,实际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已被严重低估,真实不良率可能已达10%—15%,同时我国银行业利润趋势性下降将成常态,短期内资产质量难言根本性好转,不良贷款的“拐点”尚未到来。

(二)企业债务风险凸显

近年来,全国债务结构呈现“两低一高”的局面:政府和居民杠杆率保持低位,企业杠杆率不断攀升,债务结构性失衡日渐明显。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我国全社会总体杠杆率为254.9%,其中政府、居民、企业部门杠杆率分别为45.6%、41.8%和167.6%。企业部门杠杆率占全社会总体杠杆率的65.73%,分别是政府和居民部门的3.68倍和4.01倍。2010年至今,我国各部门杠杆率逐年递增,其中政府部门杠杆率由35.0%增至45.6%,增幅为10.6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率由27.5%增至41.8%,增幅为14.3个百分点;企业部门杠杆率由124.4%增至167.6%,增幅则高达43.2个百分点。企业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增速过快,显著高于政府和居民部门,增幅分别是政府和居民部门的4.9倍和3.9倍。

(三)应防止产业空心化出现

一是金融“脱实向虚”,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循环。在综合经营趋势下,金融产品交易结构日趋复杂,银行类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依赖理财、同业等“类信贷”模式扩张业务,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反复转手,既推高了杠杆,又加剧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2016年7—8月,单月银行间同业拆借成交量一度突破10万亿元,潜在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二是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引发产业空心化风险。据审计署数据显示,全国接近90%的央企涉足金融领域,但从国务院国资委核定的主业范围看,仅有3家主业包括金融。涉足金融领域的央企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5.9%—9.4%,但其控股的金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则高达11.3%—15.0%。金融与实体经济盈利水平的差距,使产业资金有从实体经济流向金融体系的强大激励。

(四)房地产金融系统性风险逐渐积聚

一是金融资源过度向房地产集中,大量资金以贷款、银行理财、债市资金、险资等形式涌入房地产市场。2016年,全国新增个人购房贷款4.9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9.2%;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0%,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1.5个百分点。二是房企举债扩张愈演愈烈,资产负债率风险攀新高。截至2016年底,全国房地产开发建设到位资金仅有14.5%为企业自有资金,创2001年以来新低。三是房企海外融资激增,高成本以债养债模式风险积聚。随着国内房地产融资持续收紧,国外以备案制发债条件相对宽松,同时前期融资到期,大量房企在成本大幅上升之时持续进行海外融资。2017年一季度,内资房企已在境外发行24笔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外币债券,而去年同期仅有3家房企发行了3笔总额仅为10.6亿美元的外币债券,无论是数量还是总额均近10倍于去年同期水平。房地产企业普遍成本和杠杆较高,国内已经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一旦房企自身生产经营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将产生较为严重的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五)债市应严防引发金融市场交叉风险

今年以来,银行业资产荒和金融市场总体流动性水平的充裕,助推了债券市场加杠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场外杠杆率可高达1∶9,大量理财委外资金通过公募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的分级和结构化产品进入债券市场。截至2017年一季度,全国理财产品投资各类资产余额30.4万亿元,其中债券资产配置比例高达40%左右。随着我国债市刚性兑付的全面打破,债券市场违约事件的逐步增多,一旦出现短期集中的结构化产品清盘,将给债券市场造成沉重的压力,引发新一轮的“债灾”资产暴跌,并可能进一步诱发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形成债券、信贷、理财、信托等市场的交叉风险。

采取切实措施化解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金融要回归本源,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统筹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改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优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结构,引导金融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降低实体经济发展成本。加快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发展,减少以至消除金融抑制,促进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促进融资便利化。调整银行绩效考核、违约追责和内部管理体系,鼓励大型银行开展中小金融机构转贷业务,提高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更好地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加大金融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快评估、征信、担保、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去杠杆能力。积极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学习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成功经验,对于部分杠杆率较高,但又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大民生的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企业,探索开展企业债务置换。全面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建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协调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探索银企远期还本付息合约,即在困难时期少还本付息,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时多还款等模式。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前提下,试点推进债转股,有效化解企业债务。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等的作用,设立专门的债务处置基金,专业处置企业债务。

三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严控房地产金融风险。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规制要求和调控政策,审慎开展与房地产中介和房企相关的业务;规范各类贷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高度关注大量理财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等的风险,加强对表外资金的监管和管理;规范互联网金融管理,严禁互联网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谨慎推进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提升房地产企业自身经营水平。

四是设立不良资产处置平台,统筹制定处置不良贷款的相关政策。政府方面,鼓励各级政府设立不良资产并购基金或风险补偿金,与私营部门共同成立不良资产处置的PPP项目,共同收购不良贷款和资产。银行方面,鼓励商业银行加快补充资本,夯实拨备,增强风险抵补能力;允许符合财务标准的核销资产损失实现税前扣除,降低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成本。企业方面,为破产企业制定统一的税收减免政策,可考虑对债务重组收益、资产处置所得免征税,以减轻破产程序交易成本。项目方面,对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贷款,通过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银行定向开展续贷、信贷展期和借新还旧等业务。

五是强化债券投资管理,严防债市过度杠杆化。加快实体经济改革创新,引导市场资金“脱虚向实”;加强货币政策对债市的调控,提高基础货币投放的稳定性预期;合理引导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有效控制场内资金杠杆;加强银行同业、保险等资金的业务管理,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规范互联网金融等的投资管理,防止分级、结构化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


关键词:金融 实体经济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