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动态
海城市政府与东北大学正式签署《菱镁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合作协议》
发布时间:2025-09-25 浏览量:33

近日,鞍山市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传来重磅消息:海城市政府与东北大学正式签署《菱镁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合作协议》。这一“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合作,不仅为鞍山菱镁产业注入关键智力支撑,更标志着这座全国菱镁产业重要基地正通过多维度创新举措,全面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朝着全球领先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目标加速迈进。

作为我国菱镁产业的核心承载地,鞍山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以“科技赋能、绿色转型、高端突破”为主线,针对菱镁产业的传统痛点,系统性布局创新工作,目前已初步构建起“技术攻关—平台支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此次海城市与东北大学的合作,正是鞍山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头戏”。“基地将聚焦产业需求,打造‘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鞍山腾鳌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哲介绍,基地将定制化培养适配产业升级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解决行业“人才缺口”;另一方面将组建联合团队,攻坚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同时搭建菱镁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平台,让实验室里的技术快速落地生产线,为海城菱镁产业升级提供“全周期保障”。

事实上,鞍山在菱镁产业创新领域的布局早已多点开花。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李印介绍,在产学研合作深度拓展上,为破解“产学研脱节”难题,鞍山市科技局积极搭建合作桥梁,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东北大学等2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动辽宁鞍山镁质新材料中试基地等一批高能级载体落地。近年来,鞍山菱镁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菱镁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在创新主体培育上,鞍山市科技局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累计培育菱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57家、省级雏鹰企业7家、瞪羚企业3家,组建5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壮大产业创新“主力军”。海城市更成功获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为区域产业发展争取到更多政策与资源支持。

关键技术攻关方面,鞍山创新采用“揭榜挂帅”“带土移植”机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截至目前,已实施19项重点科技项目,攻克“菱镁固废高值化利用”“低品位矿精细提纯”等10项核心技术。其中,隆镁科技“40万吨菱镁矿闪速轻烧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后,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30%,成为全国菱镁产业践行“双碳”目标的标杆案例。

创新平台建设同样成果显著。当前,鞍山已建成市级以上菱镁领域技术创新中心22个,其中省级6个;产业研究院4个,构建起多层次研发网络;辽宁科技大学还专项投资1.2亿元建设菱镁产业实训基地,打通 “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的关键链路。值得一提的是,“海城国家创新型县(市)菱镁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近期成功获批2025年第二批辽宁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定向项目,为产业创新再添“稳定支撑”。

从高校院所的智力输入到企业主体的创新发力,从技术突破的单点攻坚到平台体系的系统保障,鞍山正以全方位创新实践,持续激活菱镁产业发展动能,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