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7月14日,财政部发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
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306亿元,同比增长9.8%。
其中,中央收入43891亿元,同比增长9.6%;地方本级收入50415亿元,同比增长10%。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0074亿元,同比增长10.9%;非税收入14232亿元,同比增长4.4%。
7月14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国库司巡视员娄洪表示,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是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综合反映,也是工业品价格上涨、企业盈利状况改善、进口价量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经济持续稳中向好。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等,普遍高于去年全年水平,带动了税收收入增长。
二是价格上涨。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6.6%,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也同比上涨较多,带动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增长。
三是进口量价齐升。上半年,作为海关主要税源的一般贸易进口总额(按人民币)同比增长30.2%,受此影响,进口环节税收同比增加2210亿元,大幅增长31.8%,拉动收入增幅2.6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1%,二季度增长6.8%。
娄洪指出,二季度收入增幅有所回落,主要是上年基数变化影响。去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前,各地清缴营业税,拉高了收入基数。2016年4、5月份营业税和改征增值税合计分别增长70.7%和69.5%。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增值税2881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翘尾减收以及去年同期各地清缴营业税导致的高基数等影响,改征增值税下降19.4%;受相关产品价格上涨、部分行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等影响,工业增值税、商业增值税分别增长21.9%、30.4%。
此外,上半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约为85%,税收收入增收额占财政增收总额的92.9%(比2016年全年79.6%提高13.3个百分点),比重也相对较高。
娄洪表示,主要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企业利润、一般贸易进口、商品房销售额等指标增幅较高带动税收收入较快增长,而同时,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出台一系列降费措施形成政策性减收,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导致非税收入低增长。从税收增收项目看,上半年,国内增值税(不含改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进口环节税等主体税种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增收贡献大多比去年全年有较明显提高。从税收增收的产业结构看,上半年,第二产业税收和第三产业税收增加额占税收增收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7.5%、52.3%,增收贡献相当,与2016年第二产业净减收、第三产业“一枝独秀”相比有明显改观。
至于下半年财政收入走势,娄洪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为后期经济进一步稳中向好打下基础,并将对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收入增长的因素,下半年收入增幅可能有所放缓。
具体而言,一是减税降费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增值税抵扣链条不断完善,企业对新税制的适应性逐渐增强,抵扣会越来越充分,减税效应将更加明显。同时,今年以来又陆续出台了多项减税政策,加上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征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相关措施将更多在后期形成财政减收。二是6月份以后PPI翘尾因素逐月减小,后期PPI同比涨幅可能进一步回落,价格指数拉动财政增收的作用减弱。三是随着价格涨幅回落、以及去年下半年基数提高,企业利润、一般贸易进口等指标增幅预计将会走低。四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也将对财政收入增长带来影响。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