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近期在《联邦公报》发布2025年关键矿产名录草案,拟将铜、钾盐、铝、钴及硅等五种矿产纳入重点管控清单,旨在应对新能源产业扩张与地缘政治风险的双重挑战。
铜作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导体材料,其需求随着电动汽车、电网升级及5G通信的普及持续攀升。国际铜业研究组织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铜消费量预计突破3000万吨,而铜矿新增产能受限于环保审批与资本开支不足,供需缺口或长期存在。钾盐则是农业与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关键原料,全球钾盐储量高度集中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美国本土产能仅占全球3%,此次将其列为关键矿产凸显供应链本土化诉求。
2022年拜登政府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后,美国已通过税收抵免、补贴等政策吸引全球锂电产业链回流。此次关键矿产名录扩容,或进一步推动本土采矿项目审批加速,同时强化与盟友的资源合作。
关键矿产的界定可能引发全球资源争夺。
铜价自2023年以来上涨,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降至历史低位;而钾盐市场因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价格波动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美国市场准入门槛的提升将倒逼技术升级与资源多元化布局。
美国本土关键矿产开发面临环保阻力。
环保组织批评政府忽视采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多地社区抗议活动频发。美国地质调查局坦言,即便将铜、钾盐纳入名录,短期内仍难以解决本土产能不足的问题,进口依赖度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日本《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相继出台,与美国的政策形成共振。在此背景下,掌握上游资源、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或将迎来新机遇,而过度依赖单一供应渠道的行业则面临结构性风险。未来,国际合作与技术替代将成为缓解资源焦虑的两大主线。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