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近日,澳大利亚矿业网站发布一篇文章称,阿拉斯加、澳大利亚等地近年来通过勘探活动,使全球石墨资源储量新增逾37亿吨。据欧洲先进碳与石墨材料协会(ECGA)估算,若按70%的采矿回收率计算,全球已探明石墨资源总量超过3.5亿吨,可产出约2.45亿吨不同粒级的鳞片石墨。
北美、非洲、亚洲、澳大利亚及欧洲部分地区正有越来越多的石墨矿山处于开发阶段,但迄今中国仍是全球天然石墨最大供应国,约占70%的产量。ECGA指出,巴西、加拿大、印度、朝鲜、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合计占这一快速增长市场的30%。
成立于1995年的ECGA总部位于布鲁塞尔,代表欧盟碳和石墨生产商,包括面向欧洲钢铁与铸造业的石墨电极制造商,以及面向铝业、铁合金业的电极和阴极制造商,同时还覆盖特种石墨和碳制品行业。
美国一家咨询机构预测,到2030年天然石墨需求将激增140%,这意味着全球需要约30座新天然石墨矿和12座新的合成石墨工厂投产,才能填补缺口。
这些新矿将从哪里来?
欧美西方的目标是削弱中国对全球石墨供应链的掌控,并在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市场展开份额争夺。市场预计2027年前,天然石墨产量将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至150万吨,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以外矿山的投产。尤其在北美,越来越多企业正加速布局,以争夺市场份额。
加拿大勘探公司 E-Power Resources(CSE:EPR)在魁北克的 Tetepisca 鳞片石墨项目有望成为未来五年必须投产的30个项目之一。该公司专注于探测地表易开采且可满足市场需求的天然石墨,侧重“短平快”策略,并且反对向供应链下游延伸,以免商业运营复杂化。Tetepisca 石墨的终端用户可能是国防、基础制造业或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
另一家北美石墨企业 Graphite One(TSX-V:GPH)正全力推动阿拉斯加的 Graphite Creek 项目投产。该公司侧重一体化商业运营:除开采阿拉斯加的天然石墨矿外,还将在俄亥俄州建设一座石墨制造工厂,与 Graphite Creek 矿山所产天然鳞片石墨互为配套,从而在美国本土大规模生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他石墨产品。
今年早些时候,加拿大 iMetal Resources(TSX-V:IMR)在魁北克北部 Abitibi 绿岩带的 Carheil 项目完成钻探,目标是对此前发现的三层石墨层进行延伸圈定。目前 Carheil 仍处于勘探阶段,项目位于魁北克北部 Rouyn-Noranda 以北约170公里处。
然而,北美石墨生产商寥寥无几,中国仍维持其在石墨市场的垄断地位。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全球石墨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83.2亿美元增至2032年的133.5亿美元。中国人造石墨产能正逐步向水电占比较高的省份转移,以降低碳足迹。自2023年以来,中国新增产能使人造石墨供应量增加约40%,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扩大需求。
澳大利亚工业、科学与资源部(DISR)指出,尽管人造石墨生产成本历来高于天然石墨,但产能扩张及向更廉价原料转型正在缩小两者成本差距。“对可持续性和低成本的关注将使人造石墨在预测期内保持约70%的市场份额。”DISR报告称。
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产能过剩、补贴政策及垄断地位,使西方石墨生产商难以获得扩大产能所需的投资。北美石墨联盟(NAGA)正是为应对这一局面而成立,旨在推动美国政府出手保护北美新兴石墨产业,这也是北美针对中国石墨出台反补贴关税的背景。
7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石墨基活性负极材料(包括含石墨负极的成品锂离子电池)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关税。加上5月商务部征收的11.5%反补贴关税、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商品全面征收的30%关税,以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2024年实施的25%第301条关税,石墨负极活性材料的有效关税率已达160%。
美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23年自中国进口石墨负极材料金额为3.5亿美元,2022年为3.8亿美元。商务部已对多家中国公司征收93.5%的初步关税,而对未具体列出且未能证明独立于中国政府的公司,税率高达102.72%。
Northern Graphite Corporation(TSX-V:NGC)是支持美国对中国石墨加征关税的重要企业之一,被誉为“北美唯一的鳞片石墨生产商”,正计划在魁北克 Baie-Comeau 建设北美大型石墨负极材料工厂。
E-Power 首席执行官 James Cross 表示,石墨在锂离子电池中无可替代。“石墨不仅关乎电动汽车,还关乎任何用途的电池——包括发电、无人机、电器或任何需要电力的设备。”他认为,各类电池数量的增长是全球需求的最大推手,而在西方,国防也将成为关键驱动力,尤其是在乌克兰战事之后西方重新武装。“没有石墨,就没有弹药、火炮、战斗机、舰船、潜艇、无人机、坦克……”没有石墨,国防工业将陷入停滞。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