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镁频道 > 国内资讯 > 动态
青山着意化为桥——大石桥市锚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量:15

当“中国镁都”菱镁产业全链条央地合作项目启动球轮转与国家优质粳稻主产区示范重点工程丰收的画面同框;当虎庄镇三村白羽肉鸡自动化生产线的条条机械臂伸展与黄土岭镇排排香菇菌棒绽放在时空里同步;当新能源风车的羽翼掠过天际,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崭新居所在暮色中遥相致意……

工业与农业协同,传统与现代交织,城乡与文体旅融合……大石桥市正以时不我待之势,在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主旋律中奏响县域经济发展强音:锚定“百强县后备梯队”定位,跻身省工业强县和工业单项冠军县,夺得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服务典范、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省级文明城市标兵殊荣。目前,大石桥市在“东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强”中名列第五。

■特色产业:突破革新,激活发展引擎

清洁能源领航,产业低碳突围。炎炎夏日,在大石桥镁碳砖车间生产线上,废旧镁砖经粉碎再生,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绿色闭环。享誉“中国镁都”的大石桥市以菱镁产业绿色转型为突破,锚定“用地集约、原料无害、生产洁化、废物资源、能源低碳”标准,构建“清洁能源供给+传统产业改造+循环经济”协同体系,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总投资101.2亿元的311.4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加速并网,为菱镁、金属制造等产业注入绿电动能,绿电平台交易洽谈正酣,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三年下降了11.5%。同时,华能200兆瓦储能调峰电站、吉电40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落地,形成“风电+光伏+储能”多能互补格局;总投资315亿元的中核氢基新能源一体化项目签约,更为绿色能源与产业升级增添浓墨重彩。

以政策为引、技术为翼,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如火如荼:去年以来,大石桥市新增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实施39个工业项目绿色化改造,绿色工厂领航,循环经济提速。大石桥还积极推进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目前,更新公交车辆161台,车型全部为新能源电动车辆,新能源车占比达到100%;现有1231台巡游出租车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例已达到100%。

打造集群航母,产业格局提升。大石桥市不断推进镁耐材数转智改、设备更新,拓宽镁化工、镁建材发展空间,持续培育镁合金产业,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菱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300亿元菱镁产业集群。同时,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突破,着力打造120亿元的金属制造产业集群、35亿元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50亿元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构筑“多核驱动、集群发展”新格局。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大石桥市工业振兴成果显著:3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45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雏鹰”“瞪羚”企业17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4家,3家企业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项目建设:汇聚动能 激发攻坚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加速度”。旭日东升,大石桥市虎庄镇三村44栋现代化白羽肉鸡养殖大棚阵列整齐,沐浴晨光。投资这个项目的营口耘垦家禽饲养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星光感慨道:“从破土到投入使用仅一年时间,高效背后是政府全链条支持。”诚如所述,在这个公司的冷链仓储项目推进中,大石桥市行政审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协同发力,一周内完成项目审批前置手续,为项目早达产筑牢根基。

大石桥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强化政策扶持,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体系的做法早已被各方称颂并见诸省市官媒,吸引项目接踵而来:2024年,全市开工项目14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总投资超130亿元。陆上风电项目99台风机并网发电,清洁取暖散煤替代、虎官500千伏输变电、奥德燃气天然气等工程加速推进;耘垦牧业智能饲料加工、奕泰科技高碳铬铁、宝鼎耐火数字化车间等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

深化区域合作,拓宽发展新空间。2024年,大石桥市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303次“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促成110个项目签约落地。其中,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签约,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示范样本,彰显大石桥市在区域合作中的“强磁场”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农文旅融合:赋能地缘 同赴四季“邂逅”

凸显农耕本色,赋予文旅“乡土气”。大石桥市投资18.1亿元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覆盖西北六镇,77.83万亩良田与稻田画正孕育希望,让优质粳稻示范项目落地生根,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去年达到10亿斤。更有大红袍李子、博洛铺小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李子飘香,小米黄糯;营口辽东湾高坎现代水产城金鳞鱼跃,年销售额6亿元,是东北重要淡水产品集散地。丰富的生态资源,繁荣的市场交易,加之全方位、多角度、场景式宣介,使得大石桥市农文旅融合航道越走越宽。

特色活动策划,拉动消费多样化。5月20日,黄丫口村“赏花季”活动如期举行。晨雾云海间,杜鹃迎风起舞,游客打卡拍照;美妙音乐中,“张同学”等文艺节目精彩上演;农特产品展台前,人们流连品味选购。

“赏花季”是大石桥农文旅融合中雅致的一笔。以《大石桥市文体旅高质量发展方案》为纲,推动“生态观光、休闲旅居、美食品味、赛事节庆、红色文化、历史遗址”六大产业齐头并进:2024年,全市揽客200万人次,创收10亿元,生态观光游,依托双AAA景区与农旅综合体,四季皆景,年纳客20万,营收4000万;休闲旅居游,筑特色康养小镇,行“民宿+”之策,让旅居生活成诗与远方;美食品味游,助蟠龙美食街争省级集聚区,推“二十四节气”美食宴,舌尖盛宴引八方来客;赛事节庆游,办“村BA”篮球赛、举重锦标赛及大米节等活动,化赛事流量为消费增量;红色文化游,修葺中共大石桥农村第一党支部西田纪念馆等三馆免费开放,七一村研学课程启心智,庚续红色文化;历史遗址游,金牛山、虎石沟遗址迎客4万,溯源历史长河。大石桥市深挖农业内涵,赋能文旅产业,在“生态大石桥,诗画山水间”中行稳致远。

■城乡同频:提质增效 共绘和谐画卷

城镇焕新颜,安居梦成真。公路段小区内,十余名工人正为楼体进行外墙保温喷涂,李大爷悠然坐在板凳上,笑眼随工人的操作流转。楼宇门换新、外墙保温、屋面防水……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今年,大石桥计划完成23个小区、52栋楼的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已施工过半。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宜人、设施齐全,居民们漫步新景、笑语盈盈,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乡村展新姿,民富产业兴。夏日午后,高坎镇下土台村书记高锋在鱼塘边忙碌,金色鲤鱼跃出水面,波光粼粼映着他仰起的笑脸。他笑盈盈地算起了丰收账:“4个鱼塘、50余亩水面,年利润可达20余万元。”高锋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受益者之一。大石桥各乡镇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高坎镇年产淡水鱼8.2万吨、产值8.45亿元;旗口镇成辽宁最大圣女果基地;黄土岭镇深耕“红色文化+农业旅游”,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2024年,农村、城镇居民收入分别达27720元、46842元,增速5.9%、3.9%,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大石桥以城乡融合为笔,绘就协同发展华章:安居筑梦,城镇焕新——金桥新村3107套保障房暖民心,分水社区、李屯村居民喜迁新居;供热管网等市政工程竣工,吉高线路灯焕新,8项绿化工程及老旧小区改造圆满收官,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治污固基,乡村提质——10乡镇12座污水处理站投用,投入2812万元更新环卫设备,人居环境治理效能跃升,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云程发轫谋新篇,决胜扬帆势正酣!站在时代新高度,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大石桥市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正奋楫笃行,书写华章。


关键词:大石桥 菱镁产业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