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岫岩40年工业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经历了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多元化、现代化转型的历程,形成了以资源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为核心的工业体系,既是一部资源开发与产业升级的探索史,也是一部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全域振兴的实践史。
工业基础与资源禀赋的奠基。岫岩工业经济的起步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岫岩玉储量达27万吨,被评为“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成为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原料。此外,岫岩菱镁矿储量达11亿吨,滑石、理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形成了“六大宝石”的资源优势。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岫岩依托玉石开采和初级加工,逐步形成了家庭作坊式的玉器加工产业,为后续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水,2006年,岫岩建成新甸、兴隆、偏岭三大工业园区,形成南北中鼎立的产业格局。至202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中三大园区占比达26%,初步实现资源型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型。
传统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形成。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岫岩工业经济面临环保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为此,岫岩县推动“四改”战略,累计投入9.1亿元,实施46个工业改造项目,涵盖菱镁、玉器加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玉器加工产业则从粗放开采转向高附加值开发。通过《岫玉资源保护条例》限制年开采量至800吨,并推广“切割落矿干式充填”技术,资源利用率提升至80%。同时,玉瓷生产线利用边角料生产建材,延伸产业链,年产值达8000万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技术改造与绿色转型的提升。“十四五”以来,岫岩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契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重大项目布局和技术升级,岫岩工业从单一资源依赖转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格局,增强了区域经济韧性。同时,推动企业申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地毯式摸排设备更新需求,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4年以来,投资75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岫岩工业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体系。
工业成为岫岩GDP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共有66家,实现工业产值52.7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较2010年增长近3倍,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