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明确方向和行动指南。鞍山拥有以钢铁产业为核心,装备制造、菱镁化工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传统工业体系,曾经在钢铁、装备制造等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鞍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老字号”携手“原字号”合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头部产业调整结构,增强“老字号”竞争力。鞍山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字号”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钢铁及深加工等领域。为了推动这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鞍山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采取切实可行的创新举措,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等手段,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并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支持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设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注重通过政策扶持和平台建设,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支持。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深度开发“原字号”。鞍山的“原字号”产业以钢铁、菱镁等资源型产业为主,但传统“原字号”产业长期依赖资源消耗和初级加工,面临着附加值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必须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钢铁产业,依托鞍钢的龙头地位,发展高强度汽车板、家电板、硅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满足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需求,推动钢铁产业从初级冶炼向高端制造延伸。在装备制造产业,推动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向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拓展,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聚焦“8+1”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全面升级。围绕装备制造、钢铁及深加工、菱镁新材料、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八大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这一重点领域,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狠抓项目落地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全面升级。同时加强闲置资产盘活,让“资产存量”变为“发展增量”。
激活“新字号”引擎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优化产业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产业生态作为支撑。在新材料领域,依托丰富的菱镁资源和坚实的工业基础,重点发展镁耐火、镁建材、镁化工、金属镁及合金等创新链。在新能源领域,加快构建“两链一园一基地”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在智能制造领域,以工业“四改”为抓手,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比如支持海城市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鞍钢元宇宙基地等。通过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不仅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产学研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产业生态作为支撑,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鞍山科教基础扎实,拥有多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其中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全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此外,前瞻性布局了千山湾科技园,千山湾矿业实验室已实现实体化运行。这些园区和基地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创新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此外,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人才引育,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有良好的产业生态作为支撑和强大的科技创新驱动,更核心的要素是人才。人才、生态支撑和创新驱动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一方面,鞍山本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博士在校生213人,硕士在校生3542人。另一方面,要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大对新兴产业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全面实施“钢都英才计划”(2.0版),构建了“1+54”人才政策体系,全面升级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围绕新兴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鞍山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其振兴发展不仅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全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调结构、促改革,催生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服务水平”的部署要求,注重“老字号”和“原字号”配合,激活“新字号”引擎,不断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新路径,以鞍山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