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老牌国企凭借技术破壁实现“老树发新芽”,新兴企业使出细分领域“独门绝技”勇闯新赛道……鞍山,在钢铁淬炼的工业底色上,正以科技创新的星火重燃“钢都”转型发展的引擎。从智能炼钢的数字化浪潮,到镁材料深加工的尖端突破,再到装备制造领域的“智造”升级,创新基因深植传统产业链条。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不断攻克“卡脖子”难题,成为行业创新发展领跑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日,鞍山拜尔生产车间内,高精生产设备高效运转。经过技术改造,年初投入生产的防堵型调节阀正批量下线。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枫介绍说,技术改进的防堵型调节阀创新与应用项目是在2024年立项,今年年初投入生产的,这项技术解决了大口径平衡式调节阀进入杂质颗粒易堵塞的问题,现在已给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大量供货。除这个项目外,公司的全年订单情况也比较乐观。
订单的纷至沓来,得益于企业在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提升工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良好的创新生态中,鞍山拜尔也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引发行业关注。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鞍山拜尔深耕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20余年,凭借技术研发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专业生产气动、电动、电液、自动式控制阀、智能定位器等产品,持续为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市政环保等核心产业提供高精度控制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领跑者。
眼下,鞍山拜尔最新研制的定位器产品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技术新突破。叶枫说:“目前国外定位器产品可实现三断保护功能,但是采用‘压电阀’原理,会出现精度不够的情况,我们正在攻关的产品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现在理论实验已通过,个别技术壁垒需要进一步突破,对此我们很有信心。”
在叶枫看来,攻克“卡脖子”难题上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落入生产线,就得细化为一个个关键的技术突破点,这就得靠产学研深度联动。鞍山拜尔与辽宁科技大学联合攻关的“揭榜挂帅”项目——智能阀门定位器研发,成功突破了软磁材料制造工艺、微细孔道高精度加工等关键技术瓶颈,解决了传统产品定位精度低、可靠性不足的行业痛点。目前,该成果已通过多项国家及国际认证,并参与制定起草7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彰显了企业在技术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
持续创新坚定了鞍山拜尔长足发展的底气,硬核实力让该企业成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头部能源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产品远销海外,持有22项国际认证及23项国内认证,技术实力获全球市场认可。同时,企业依托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现已形成“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场景落地”的闭环创新体系。鞍山拜尔,俨然已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一张“中国名片”。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鞍山拜尔还率先布局了“数实融合”的战略。依托原有ERP系统升级打造的“可视化管理智造现代工厂项目”已在高新区启动建设,通过引入工业机械手臂、优化智能生产流程,实现生产效率与品质的双重跃升。叶枫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数字化场景应用,构建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条智能生态,让智能工厂赋能高效生产。
叶枫说:“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高端制造设备升级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加速智能工厂项目投产,并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助力产业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创新为笔,在‘中国智造’的浪潮中,让老工业基地的科技企业发光发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