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2023年耐火材料总产量为2293万吨,占全球的65%以上。耐火材料应用范围涵盖钢铁、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石化等多个行业,并拓展到了核能、电池回收、垃圾焚烧等新领域。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我国耐材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支撑了中国高温工业发展,还为全球高温工业提供服务,并为国际耐火材料行业提供优质原料。一些耐材企业也由对外出口发展为到国外建立生产基地,直接供应海外市场。
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很好地支撑了中国高温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大型转炉炉衬寿命已达5000多炉,采取溅渣护炉措施后,寿命稳定在8000~10000炉的经济炉龄;采用喷射造衬筑包技术的钢包寿命已达500炉;中间包连浇水平已经达到186小时。在耐火材料无害化应用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RH精炼和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无铬化。
近年来,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生产装备持续升级。从机械化生产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生产,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的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施工装备方面,头部耐材企业已经实现了钢包和中间包耐火材料的自动施工。热修自动化装备已处在研发进程中。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积极落实高质量发展,为污染物达标排放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工作,并投入大量资金,完善环保装备。目前,全行业均实现了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达标排放,一些优秀耐材企业实现了超低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低于50mg/m³。
在碳足迹管理方面,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组织行业专家研究制定了碳足迹标准,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制定了各种耐火材料原料和制品的能耗标准,为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碳足迹管理奠定了基础,也支撑了中国高温工业节能减排,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积极做出贡献。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与耐火材料行业相关的高温工业发展也将面临调整。粗钢年产量可能会从10亿吨逐步减少到8亿吨,耐火材料用量也将同步减少。同时,随着耐火材料行业技术进步,耐材使用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使得吨钢耐火材料消耗持续降低,这也造成耐火材料用量减少。这两方面因素叠加会加剧耐火材料行业产能过剩,从而导致耐火材料行业过度竞争。在工业化过程中,这是任何产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中国耐火材料市场的经营模式已经从产品销售转变为整体承包,再到目前的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模式转变将进一步推动耐材行业发生变化。市场变化和业务模式变化必将促进耐火材料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联合,进而促进中国耐火材料行业集中度提高,促进耐火材料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竞争环境
在中国高温工业面临减量化发展的背景下,耐火材料行业如何发展?是依靠低价策略,还是依靠技术创新,走差异化路线?短期来看,低价策略似乎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低价竞争,不仅可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还可以为本企业赢得市场,增加营业收入。但要注意,价格降低是有成本极限的,也会逐渐达到行业趋同。企业把低价策略应用到经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不能用低档次耐火原料去降低成本。这样会增加耐火制品消耗,也会增加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造成整个冶炼过程成本大幅增加。当然,更不能靠牺牲安全为代价去降低成本,安全事故的代价要远远高于耐材成本。
现在,一些耐材制品企业在想尽各种办法降低成本。耐火材料行业利润率仅有百分之几,为了中标,一些耐材制品企业大幅降价10%、甚至20%,这样操作企业肯定会亏损的。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些企业如果不能中标、拿到订单,企业就会停产甚至关闭。但是,依靠低价拿到订单后,这些企业势必会想办法降低原料品级档次、降低原料采购成本、降低生产工序成本。耐材制品档次降低了,钢铁企业需求的产品质量及生产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认为耐材制品价格要适度。在钢铁企业招标过程中,虽然合规性比合理性重要,但钢铁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底线。在这时候,耐材企业怎样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呢?要在安全、消耗、效率、节能等方面,与用户形成一个良性、稳定的产业链供需机制。
注重创新发展
从长周期看,通过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做好资源保障、实现数字化和国际化发展是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特别要注重4个方面:一是重视研发体系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依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打造不断涌现的耐火材料人才梯队;依托耐材企业科研机构、耐材行业科研院所打造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人才。二是厘清创新战略,既要解决日常经营遇到的技术问题,更要潜心研究基础理论和未来技术问题,尤其是原创技术。三是重视智能制造,要做好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使生产过程更高效、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减少生产误差和浪费,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品质。四是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行业发展展望
目前,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在创新能力、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方面,已经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在世界耐火材料前十的排名中,已经有了中国耐火材料企业。中国耐火材料行业需持续坚持创新驱动,促进高温工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为耐火材料行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作者/刘百宽
本文转载自:中国冶金报第20期(总8112期) 第7版 耐火材料行业动态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