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频道 | 镁矿石 | 镁原料 | 镁制品 | 镁化工 | 镁合金 | 镁建材 硼频道 | 硼矿 | 基础硼产品 | 硼精细化工 | 硼合金 | 硼综合利用 滑石频道 | 滑石块 | 滑石渣 | 滑石毛 | 滑石粉 | 滑石母粒 膨润土频道 | 原矿 | 制品 上游 | 原辅料 | 燃料 | 设备 | 设备配件 | 窑炉工程 下游 | 钢铁 | 有色 | 水泥 | 玻璃 | 陶瓷 | 化工 | 电子 | 航空航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下游 > 钢铁
钢铁行业利润仍处恢复性增长区间
发布时间:2018-09-11 浏览量:1047

为“平稳运行”点赞

一段时间以来,钢材价格的上涨、钢铁企业利润的改善引来社会关注。不错,今年初以来,钢铁行业在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禁新增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等政策措施强有力的推动下,供需基本平衡,钢材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入多年来最平稳的时期。但是,如果因此认为钢价“暴涨”、钢企“暴利”,则有失客观和公允。

首先,从近年来钢铁行业运行相关数据看,钢材价格属于合理回归,利润也在恢复性增长区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战略和路径》指出,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粗钢生产消费峰值平台区。以此为起点可以看到,从2013年到2018年上半年,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2.76点、91.32点、66.43点、75.37点、107.61点、113.60点。其中,2015年和2016年的CSPI明显低于其他年份,而2017年和2018年的CSPI出现了回升。今年7月末,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116.58点,环比上升0.78点,连续第四个月环比上升,升幅为0.67%,较6月份收窄0.6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0.09点,升幅为9.48%;与年初相比下降5.22点,降幅为4.29%。可以说,钢材价格回归且在合理区间波动特征明显。

2013年到2018年前7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2.22%、2.20%、0.81%、2.63%、5.07%、6.37%,分别低于同期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3.89%、3.71%、4.95%、3.34%、1.39%、0.09%的水平。即使是效益较好的2018年前7个月,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也只是接近工业企业利润率水平。

其次,钢材价格上涨、利润恢复反映的是市场供需恢复到了基本平衡的状态,是钢铁行业坚定不移去产能的积极成果。

回想2015年,钢铁行业遭遇“严冬”,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一度降至54.48点,说明钢材价格仅相当于1994年的54.48%,钢铁行业巨额亏损,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全行业大刀阔斧去产能,其力度之大、所去的数量之大、付出的代价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2016年、2017年两年,钢铁行业共去掉了1.2亿吨产能,并彻底清除了“地条钢”。

今年前7个月,钢铁行业已化解过剩产能2470万吨,完成全年任务3000万吨的80%以上。5年去掉1亿吨~1.5亿吨产能的目标将在3年内完成。同时,钢铁行业去产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重新安置近30万名职工,所去产能的直接资产损失估计以数千亿元计,所去产能的债务还有待消化。正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去产能,钢铁行业才实现了优胜劣汰,换来了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营环境,优质产能得到有效发挥。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在钢材市场价格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钢铁企业效益持续好转的同时,钢铁行业的运营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今年初以来,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7月末钢协会员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至66.62%,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同比下降8.67%,应付账款同比下降4.98%。铁矿石供需双方的沟通和合作得到加强,铁矿石市场没有出现大幅波动,保持了较好秩序。企业在效益好转的同时,主动加大环保投入,环保水平持续提升。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外排废水量同比下降4.14%,外排二氧化硫同比下降9.73%,烟尘同比下降8.55%,工业粉尘同比下降12.38%;吨钢耗新水同比下降5.71%,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76%,吨钢颗粒物排放同比下降16.18%。同时,钢铁企业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企业改革、产品研发、科技创新、降本增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等等这些,构成了钢铁行业多年未见的平稳运行的发展局面。

钢铁行业的平稳运行,是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来之不易,值得备加珍惜,需要悉心维护。

维护钢铁行业平稳运行的态势,需要全行业巩固去产能成果,严禁新增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稳定,避免大起大落,确保效益稳步回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去杠杆力度,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瘦身健体;需要我们瞄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当然,也需要相关各方维护并营造有利于行业平稳运行的舆论环境。

钢铁行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不仅为工业行业带了好头,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全行业需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在平稳运行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行业运行环境持续改善、效益持续好转的难得机遇,继续付出艰苦的努力,尽快解决影响行业、企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向着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

携手上下游 共建互融共生“生态圈”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以及近两年环保形势日益趋严,环保限产政策常态化实施,钢铁行业供需关系明显改善,钢价一改2011年~2015年间几乎单边下行的趋势,突破“钢价不如白菜价”的困局。自2016年起,钢材价格恢复性上涨,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均值由2015年的66.43点波动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113.60点。这是钢铁行业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去产能的结果,彰显了坚定不移脱胎换骨、转型升级的决心。不过,钢价走高不可避免地对机械、家电、建筑、汽车、船舶等下游行业产生了一些成本压力,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些许对钢价上涨的不安情绪。

事实上,这种“不安”完全没有必要。应该看到,钢铁行业正是经过去产能的洗礼,赢得了平稳运行的良好局面,进而支撑了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对钢铁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都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而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者的钢铁行业“元气”的逐步恢复,正在成为整个产业链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动能。整个产业链上的行业及企业都应树立产业链思维,认识到唯有产业间利润均衡,各个产业平稳运行,才能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平稳运行,进而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面对当前钢价恢复性上涨、利润合理回归的现状,整个钢铁产业链及全社会首先要破除两个认识误区。一是钢价走高对下游行业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事实上,钢价走高,有助于下游行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自我革新,从而涌现一批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实现优胜劣汰,以及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二是产业链上下游是博弈的关系,一方收益,则另一方必然减损。其实不然。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同处一个产业链,始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利益共同体,如果一个节点始终亏损,久而久之,势必会产生传导效应,影响上下游行业的供货数量及质量。因此,唯有实现产业间利润分配均衡,建立起上下游产业互融共生的“生态圈”,整个产业链才能可持续发展。

对于钢企而言,当前应紧抓钢价上涨、利润恢复的有利时机,多措并举确保自身平稳运行,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

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钢企应头脑清醒,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自身发展质量,实现长期平稳运行。钢企应认识到,钢价恢复性上涨得益于前期的大力度去产能,得益于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当下应审时度势,认真做好利于转型升级、长期发展的顶层设计。第一步,增强硬实力。钢企应自觉做好生产规划,不盲目增产,控制好市场供给的数量和节奏,同时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下游用钢企业提供紧缺的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满足下游市场的刚性需求,强化自身硬实力。第二步,增强软实力。钢企应顺应当前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将环保水平、安全管理、信用等级等软实力提上去。

其次,创新合作方式,与上下游产业构建顺畅的沟通协商机制,成为和谐共赢的利益共同体。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中游,上有铁矿石、焦炭等行业,下游涉及基建、汽车、船舶、房地产等领域,牵连面甚广,需建好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合作机制,促使双方业务相互渗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能真正实现长期平稳发展。以上游铁矿石资源为例,在经历了铁矿石价格的暴涨之后,中国开始通过铁矿石期货上市、国际化,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等市场化手段规避风险,同时,中国钢铁工业通过加强与国际矿石巨头沟通、协商,使得今年初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就是一个加强与上游产业链合作、维护平稳运行态势的好开端。在与下游企业的合作方面,中国造船业与钢铁业自2003年起便建立船钢联盟,以锁定船用钢材价格,稳定供求关系。如今,钢铁企业与下游企业的合作也日益多层次化、纵深化。例如,宝钢汽车板采用EVI(制造商先期介入)模式,全面介入客户从研发到量产的各个环节;鞍钢集团牵头组建了国家耐蚀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面向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重点突破耐蚀钢关键材料技术;河钢坚持以客户结构高端化倒逼产品结构升级,等等。因此,通过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钢企便可以实时追踪上下游企业的动态、需求,并将其纳入自身的生产经营安排中,共建同步协调发展、互融共生的“生态圈”,助推产业链的平稳高质量运行。

钢价恢复性上涨,对钢铁企业是好事,对下游行业、对整个产业链亦是利好。但要长期保持这一平稳运行局面,钢铁产业链中各行业还需紧抓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时机,理性看待自己,积极推进与上下游产业的融合突破,共享发展成果、共担风险,着力将钢铁产业链建设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平稳运行了,还应做点啥?

2018年以来,钢铁行业运行平稳。这样的平稳来之不易,是我们多年期待的结果,也是我们近年来大刀阔斧淘汰落后低效和违法违规产能应有的收获。截至8月31日,国内29家主要上市钢企均已公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大多数上市钢企效益飘红。不过,上半年上市钢企吨钢利润最高为约600元,最低为负200多元,吨钢平均利润仅为300多元,远非个别媒体所说的吨钢盈利达到1000元,甚至是1300元以上,钢铁行业利润仍属合理回归。尽管如此,企业效益和运行质量的改善,仍为我国钢铁行业化解供需矛盾、改善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么,行业进入难得的平稳运行期,接下来应该做点啥?

首先,行业进入平稳运行期,也是去产能的决胜期。

平稳运行的首要支撑条件是供需基本平衡,这个平衡得益于钢铁行业两年多来的去产能。因此,要想保持当前的良好态势,我们仍然要抓住去产能的“牛鼻子”不放松。价格上涨、效益好转,给巩固去产能成果、进一步去产能增加了难度。一方面,从5月22日~6月15日开展的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结果来看,钢铁行业违法违规建设产能的行为时有发生,新增产能的冲动犹存;另一方面,“僵尸企业”退出的难度也在加大,债务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随着市场好转,钢企效益也在逐渐改善。在这个时候,尤其要抵御短期利益诱惑,避免因贪图一时之利贻误转型发展时机。全行业要充分认识到化解过剩产能并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要从优化布局着手,立足高质量发展布局谋篇,彻底摒弃传统的粗放发展理念,彻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违法违规产能,彻底解决“僵尸企业”退出或转型发展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优质产能依据市场需求调控产量、维持供需基本平衡创造条件。

其次,行业进入平稳运行期,也是进一步推进去杠杆的机遇期。

一方面,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在召开第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结构性去杠杆”,对去杠杆工作进行了细化,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推进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尽快去杠杆;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重新梳理了我国金融市场资产管理业务,进一步明确了监管标准和要求,为去杠杆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另一方面,钢企抓住市场向好的有利时机,盘活现有资产,处置不良资产,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中有75家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占统计企业的75%。其中,华菱集团1月~5月份利用内生现金流偿还银行债务41.86亿元;三钢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70.80%下降到2018年7月份的43.29%。

接下来,钢铁行业要继续以市场化理念积极推进去杠杆;钢企要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加强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同时利用好资本、债券市场,积极引入社会投资者,以减少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最后,行业进入平稳运行期,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期。

当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已基本解决,脱离了“寒冬期”时既没精力又没实力谋发展的窘境,进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着力构建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全面增强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以及生产者的质量意识,积极推进质量攻关和标准研制工作,以智能化、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为主攻方向,促进钢铁产品质量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和竞争机制,发力高端领域,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的创新突破,加大智能制造领域投入,着力打造一支有头脑、有思想、敢创新、敢担当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探索并形成可在全行业内推广和复制的创新发展模式;要深刻认识环保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开展环保提标改造工作,加快推广应用成熟先进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大力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体系建设,促进相关资源能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安全操作规范,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强设备设施检修维护,牢牢守住安全这条生命线;要积极促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自律,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公平诚信的竞争环境和信用环境,塑造中国钢铁工业新形象;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进行国际化布局,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展现大国钢铁的使命、担当。

在钢铁行业经受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重重考验,迈向既大又强的进程中,一条从去产能到平稳运行,再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钢铁行业定能坚守信念、保持定力、稳住阵脚、迎难而上,真正实现钢铁强国的梦想。


我要评论
验证码:换一张校验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工业矿物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体上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内容。
主办单位: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专线:13332429808/微信同号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辽B2-20160100-4/辽B2-20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