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资讯
2015年,我国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式启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推动我国优势产业实现“走出去”,如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等,在产业“走出去”的同时,通过建设节点上的产业园区带动相关行业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走出去”,为我国实现产业内再升级“腾笼换鸟”。菱镁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既能满足本地发展需求,又有能力对外发展,但是,如何让我市菱镁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顺利地“走出去”,更好地“融进去”,实现本地区经济跨越式增长目的,值得研究。
一、“一带一路”倡议解读
2015年3月27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根据《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总体上“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核心理念”即和平、合作、发展、共赢,“五个合作重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三个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来表达。
产业合作始终贯穿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协调、沟通、引导作用。缺少产业发展的政策沟通,将沦为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缺少产业规划的设施联通,将变为形象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缺少产业支撑的贸易畅通,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持续发展;缺少产业引导的资金融通,将把战略新兴产业扼杀在襁褓之中,永远无法占领产业制高点;缺少产业推动的民心相通,将停留于表面,难以取得积极有效的社会作用。
二、鞍山市菱镁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发展战略的制定中,通过对自身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的详细分析,有利于帮助决策部门认识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充分发挥优势,减少劣势,抓住机会,规避威胁,实现最优发展。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鞍山市菱镁矿资源探明储量达到31.6亿吨,占全国储量的79%,占世界储量的20%,其中含氧化镁46%以上的高品位矿石占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最大的菱镁矿石集中产地,不仅资源密集、矿床巨大,而且品位高,杂质少,矿石生成条件优越,具有埋藏浅、便于剥离和开采等特点。丰富的菱镁矿资源为鞍山市菱镁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资源保障。
2.产业优势
近年来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镁制品生产企业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与水平,形成了镁质耐火材料、镁质建筑材料、镁质化工材料和滑石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并培育出后英集团、西洋集团、牌楼镁矿、华宇集团、中兴集团、北海集团、峰驰矿业、华银集团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目前,菱镁行业企业达到2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1家,年开采菱镁矿石1200万吨左右,镁制品年产量1050多万吨,产品45%以上销往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中东、非洲等国际市场,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和农牧业等领域。雄厚的产业优势为鞍山市菱镁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巨大的比较优势。
3.技术优势
镁制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国内领先,并初步建立了从镁质新材料前沿高科技研发到产业化技术开发的技术研发体系,突破了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创建镁质材料企业科研机构36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6个,每年实施科技创新项目20余项,镁质材料产品中,列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58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项,近3年内获得发明专利35项。技术优势使得鞍山市菱镁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更具竞争力。
4.历史文化和品牌优势
鞍山市菱镁矿资源利用历史较早,至今已逾百年。早在日伪统治时期,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开采与加工。建国以后,冶金部辽宁镁矿公司总部就设在海城,当时是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央直属企业。新中国第一座轻烧反射窑、第一座重烧镁砂竖窑、第一座高纯镁砂高温燃油竖窑、第一座电熔镁炉、第一条菱镁精矿粉浮选生产线均诞生于此。经过百年的发展,目前后英牌、西洋牌、精华牌、等多个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华宝、北海及图形、华银、兰天、飞鹰、龙图形、王宝飞鹰牌、海美牌、聚宝牌等获辽宁省著名商标称号。悠久的应用历史和众多的知名品牌使得鞍山市菱镁产业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时更具文化底蕴。
(二)劣势分析
1.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缺乏“走出去”信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尽相同。涉及的产业合作更是五花八门,包括核能、风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铁矿、木材、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等资源领域,航天设备、数控设备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冶金、建材、化工等传统制造业领域,还涉及农林牧渔业、文化教育、旅游、高端服务业等领域。面对众多的国家和琳琅满目的产业合作,参与其中哪些、参与到什么程度,我们缺乏整体的认识和系统的分析以及“走出去”的信心。
2.产业结构不均衡,初级产品居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开展,沿线各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耐火材料的需求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建材、化工、合金方面的产品需求也不断增加。而我市菱镁产业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均衡,“一耐”独大现象十分严重,镁质耐火材料占总产业比重近90%,镁建材、镁化工、镁合金等“非耐”产业起步晚、占比低。另一方面多以生产镁砂等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从而导致我市菱镁产业无法满足丰富的国际市场需求。
3.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综合实力薄弱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向来是发达国家的必争之地,大集团或是大型跨国公司参与竞争屡见不鲜,而我市菱镁企业长期处于“多、小、散”格局,产业集中度低,缺少跨国公司和大企业集团,企业科研投入不足年销售收入的1%,与国外研发投入4%-5%相比差距较大,综合实力薄弱,在竞争中存在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很难在对外贸易中掌握主动权。
4.缺乏复合型高端人才
由于沿线国家国情差异较为明显,能否融入以及投资项目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走出去”企业是否有既熟悉沿线国情、了解相关政策,又掌握关键领域专业技术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而我市正是缺乏这样的人才,极大地阻碍了我市菱镁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
(三)机遇分析
1.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出台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自《愿景与行动》发布以来,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文件和规划方案。辽宁省政府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充分结合辽宁经济发展实际,内容全面细致,对于推动企业“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助力工业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017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镁砂的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宽松的出口政策对于菱镁企业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2.“一带一路”通道的畅通提高了企业“走出去”时效
2015年9月,辽宁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在大连成立,为“一带一路”相关组织机构提供合作信息、翻译和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国家工程项目的招标代理、市场调查、投融资和各项管理服务。与此同时,辽宁省依托中蒙俄经济走廊,大力推进辽海欧、辽满欧、辽蒙欧“三大通道”建设,通过“三大通道”发展跨境物流,带动贸易和投资发展。2017年5月,“大连——俄罗斯新利佩茨克”耐火砖班列正式开通运行,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目前该班列正式升级为常态化运营班列,使我省优质耐火砖产品快速直达国外市场,提高了物流时效。
3.冶金和装备制造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经验借鉴
鞍山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门类较齐全,孕育出一批优秀企业,这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鞍钢中标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计划14个优先发展项目之一;鞍钢产品发往南非,开创非洲市场新局面”等事例充分说明“鞍钢制造”在国际合作中担当重任硕果累累。此外,华冶、聚龙、福鞍、美忱、紫竹等一大批优秀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在海外开疆拓土,以强大的跨国经营能力发展成为鞍山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这些企业成功地“走出去、融进去”为菱镁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同时也让菱镁企业“借船出海”、“组团出海”成为可能。
4.菱镁矿山企业整合让鞍山菱镁产业更具话语权
2017年,海城市国资委以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采矿权作价出资,持股比例不低于51%,成立辽宁菱镁矿业有限公司,后英、峰驰、华文、华宇等拥有矿山的企业相继签署了协议。辽宁菱镁矿业有限公司将采取一体化生产模式,各方生产加工所需矿石由矿业公司统筹供给,供给量及价格由股东会议商定。这将有效改变菱镁资源的供给秩序,稳定镁质原料的供求预期,使得我市菱镁产业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更具话语权和主导权。
(四)威胁分析
1.各国复杂多变的政治和政策等不安定因素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亚欧非三个大陆,覆盖44亿人口,虽然沿线绝大多数国家都表现出积极的意愿,但严峻的地区形势和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国家政治形势动荡不安,甚至有些国家曾经发生过罢工事件和反华事件,再加上一些国家由于民族结构和历史等复杂原因,民族矛盾始终存在,这些不安定因素都会对我市菱镁企业在与其他国家贸易合作时产生影响和阻碍。此外,贸易保护措施以及政策的不稳定性、不连续性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一些发展中国家本身的很多政策还不成熟,随意性较大,经常调整,违约、毁约现象也时有发生。
2.中国镁砂出口和环保政策的调整
2017年初,在出口配额和关税取消之后,烧结镁砂、电熔镁砂和轻烧镁出口量同比分别爆涨143.68%、167.59%和58.52%,而出口平均价格同比分别大幅下降21.37%、14.46%和20.79%。基本上是取消了10%的出口关税,下降了20%的产品价格。显而易见,出现了部分企业竞相压价、无序竞争、量增价跌的现象。而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确在上涨,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环保整治力度加大,关停不达标窑炉,原料产量大幅下降;二是优质矿石价格上涨,原料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宽松的出口政策和严格的环保政策,看似国外用户受益,实则是给全球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3.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电熔镁砂和烧结镁砂企业受环保等因素限制产量大减,市场价格和供货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为降低镁质原料供应短缺带来的挑战,保证耐材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奥镁集团启动其位于挪威波斯格伦电熔工厂的电熔镁砂生产,新增镁砂产量8万吨。此外,墨西哥、希腊、土耳其等地镁砂供应商均表示今年将大幅增加产量以满足新增订单,日本也在重启海水提炼氧化镁生产线以弥补国内对菱镁矿的需求。鉴于此,未来的竞争会异常激烈,不排除我市镁砂企业的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的可能性。
评论区